【和山书院·导师谈】第四讲“德语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图像叙事(一)”顺利举行
作者:程静  |  时间:2023年05月10日  |  访问次数:

  5月10日下午,学院举办“和山书院·导师谈”第四讲。本次讲座以“德语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图像叙事(一)”为题,主讲人为学院院长、和山书院创始人范捷平教授。讲座由副院长张禄彭主持,学院班子成员、各专业教师等参加活动。

  本次讲座围绕德语现代文学思潮中的反叛本质、诞生的社会背景,图像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图像叙事的方式及代表人物展开。

  首先,范捷平教授以君特·格拉斯的画作和创作经历为引,讲解其中蕴含的人类反抗精神。主讲人概述十九至二十世纪转型期的社会背景,列举现代科技发明潮、都市化、媒体革命等社会特征,描绘了外部社会形态在德语现代主义文学形成初期的剧烈变化。

  随后,主讲人从“图像”在古希腊语的词源、概念出发,细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古罗马诗人贺拉斯和德国艺术史家费德勒对“图像”一词的阐释及论述,并与中国古代名家苏轼、王维的诗画观点相对比,提出“图像”这一概念是跨学科、多样性的,具有丰富内涵。对图像的研究可以涉及心理学、艺术学、文学、神经学等不同学科,相关理论包括符号学派、感知学派、知觉理论等不同理论学派。

  范捷平教授指出,“图像叙事”主要包含两方面,即图像的文字化和文字的图像化。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一种诗学特征。主讲人随后以霍夫曼·斯塔尔、里尔克、罗伯特·瓦尔泽等不同时期作家的小说诗歌为例,和师生们共同探讨其中呈现出的图像叙事策略。

  此次讲座启发了学院师生对欧洲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趣。临近结束时,师生们纷纷表示意犹未尽,并约定下一次研讨的主题和时间。范捷平教授表示,文学领域的思维碰撞令人激动,他对此非常期待,并建议学院各语种教师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开展欧洲国家的现代主义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