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系举办“跨文化能力理论研究与实践”讲座

   12月25日15时,我院德语系诚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博士、博士生导师潘亚玲教授于望院C310为全体德语系学生展开有关“跨文化能力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讲座。潘亚玲教授以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法等为研究重点,在国内外出版专著三部,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专著曾荣获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她也曾多次作为中国文教界代表参加与德国政府领导人的圆桌会谈。

   本次报告主要基于潘亚玲教授多年来对跨文化能力内涵与培养的研究,讨论文化对认知的影响、跨文化能力内涵以及促进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关键能力与个性特征,旨在帮助德语系学生更加积极、系统、有效地构建和发展跨文化能力。浙外师生济济一堂,共同享受这场精神盛宴。

   在由来自赛德尔基金会的Janne Leino先生对中国在跨文化交际实践研究方面的经验做简单介绍后讲座正式开始。

   潘亚玲教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有关“文化模型”的研究成果——“文化树模型”,并形象地将树根比喻为世界观、价值观等隐形文化,将树干比喻为文化中间层的风俗习惯、礼仪等,将树叶和果实比喻为语言文字、服装等显性文化,提出文化就像树一样其内部既有差异又有共性,不同“文化树”的嫁接也代表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接下来,潘亚玲教授通过案例分析、趣味短片引出了对母文化和异文化的认识,提出异文化的认识是一种刻板印象,具有片面性、以自我为中心的特性,这导致人们看待异文化时容易以群体的概括取代个人的分析、判断,忽略深层文化,忽略文化内部差异和多样性等。

   之后潘亚玲教授对跨文化交际的定义进行了解释,并详细阐述了跨文化能力的判断标准,以“列表模式”向同学们展示了跨文化能力大概念下的细小分枝,例如,适应能力、移情能力、跨文化敏感性等。对于跨文化能力“结构模式”,她经过研究和实践发现,之前西方有关“跨文化能力”研究的专著中过于强调了文化之间的差异而忽视了文化之间的共性,强调了对异文化了解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向异文化传通母文化的能力。对此,她提出在今后的跨文化能力培养中不仅要学习文化的差异性,要注重培养母文化的对外诉说能力。

   潘亚玲教授运用坐标系模型向同学们展示了“跨文化能力多层面开放型动态发展模型”,由此给同学们提出建议:促进从民族中心主义思想到文化多元主义思想的发展,促进对母文化和异文化全面深入的认知和理解,培养跨文化行为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就同学们的跨文化能力自我评估进行了交流。

   讲座最后,面对同学们的提问,潘亚玲教授一一耐心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