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女,北京大学博士,我校西语学院教师,主要研究德语语言文学等。
在采访霍英博士的过程中,我最先认识的是霍老师的嗓音。当电话那头传来一声“喂,你好,我是霍英”的时候,我就被这如音乐般悦耳动听的声音吸引了。“你什么时候下课,我在办公室等你吧。”当这句话通过电波传入我的耳朵,我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因为我和霍老师时间上的冲突,很难协调采访时间。最后,有事在身的她,等了我足足一个多小时。
当我赶到约定地点时,这位明媚的女子已经等候多时了。她和我想象中的一样,一头乌黑的秀发,一双闪烁的眼睛,一袭飘逸的长裙,言谈举止中透露着北方女子的豪情和江南女子的温柔。她微笑着和我打招呼,并细心地为我备好了椅子,然后坐在我的对面接受采访。交谈的时候,霍老师一直注视着我的双眼,我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她的真诚。亲切,随和,知性,这是她留给我最初印象。
2011年,霍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在北大求学的四年,她主攻德语语言文学。她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被德国浓厚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以及先进的科技所吸引,同时也受到父母职业的影响,因此她对德国有着浓厚的兴趣。当谈及为何选择攻读博士这条艰辛的道路时,她真诚地回答:“当你所做的事都是你所喜欢的事儿时,你就会从中感受到快乐,而不是痛苦。读博士的过程的确很辛苦,但这是我兴趣所在,让我享受其中。”当她在讲这一番话时,我注意到她的双眼闪烁着光芒,嘴角扬起了微笑,我知道她在读博的道路上是幸福的。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谱春秋。”霍老师曾在德国某公司长期担任翻译。后来回国,在上海做了高校老师,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洋溢着青春朝气的学生们,她发现这三尺讲台,就是她一直寻找的归属。从此,她便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享受着教学的过程,并投入了无限的热情。2015年7月,霍老师正式就职我校。对于这所刚刚改制更名的外语类院校,她有着浓烈的好感。她喜欢这所学校的朝气,以及高昂的团队精神。“或许,浙外的物质条件不能和其他的高校相媲美,但工作是最重要的。浙外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我希望自己可以早早融入这个大家庭。”她的每一句话都使我感动,因为我感受到了一位平凡的教师对本职岗位的热爱。
西语学院2015级德语1班的学生钱思彤说:“霍老师是一位有负责任、有耐心的老师。上课前,她悉心备课,一丝不苟。课堂上,她把复杂的德语讲的通俗易懂。放学后,霍老师习惯性地在办公室等一个小时,方便为学生解疑答惑。”霍老师是年轻同事的“知心大姐”。“她的教育理念非常前沿,工作之余,我们都喜欢和她交流教育方式、教育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她也乐于和我们沟通。”西语学院辅导员江山笑呵呵地说。
看书,写文章,听音乐,是霍老师生活的常态。生活中的她就是这样一个安静的女子,沉浸在文学的世界里,享受着静谧的时光。她是古城西安的孩子,也是西子湖畔的教师。她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用满腔的热忱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