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爱上中国》纪录片总撰稿、西语学院院长范捷平教授于望A106主讲寻语大课堂第20讲——《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以<爱上中国>为例》。来自西语学院的各专业教师和入党积极分子共同聆听讲座。学工办主任黄文璇主持。
范捷平以毛主席“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要同人民结合起来”的著名发言开篇,从社会背景和中国故事本身特点两方面入手,阐释讲述中国故事的原因,指出近代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当代的综合国力提升,都更加彰显出中国故事内容的丰富性和中国精神的自信化。
为了便于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故事的讲述方法,范院长首先解释了什么叫“故”“事”:故事是实际发生的历史。时代的需求在呼唤,故事不止因过去而闻名,它们会赋予未来更多的意义。接着,范捷平指出,西方总因为各种因素对中国持有刻板的旧印象,西语学院的同学们作为外语学子,更应以语言为交流媒介,去感知另一种思维、了解另一种世界观,寻找出西方民众乐于接受的讲述角度。
讲座中,范捷平带着同学们一同观看、解析了《爱上中国》纪录片。对于拍摄手法介绍道,《爱上中国》着重使用了图像语言和音乐语言,在欢快音乐中快速闪动的画面,朝气蓬勃而车水马龙、华灯初上后火树银花,一帧帧映射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而《我爱你中国》则作为主乐调贯穿始终,或口哨或交响乐,飘荡在云阳的梯田里,抟转上城市的天空。
范捷平总结了《爱上中国》的话语策略实践:在坚持中国立场的前提下,以外国人的第一人称视角,采用国际化的表达,讲述日常生活的变迁和“小人物”的命运,并用老照片叙述新变化。
此次讲座还特邀了援外毕业生校友分享自己讲述中国故事的经历。其中,19届法语专业毕业生、曾服务法国蒙达尔纪纪 念馆的杜新玉以欧洲人眼中的孔子为例解读了欧洲人对中国儒家价值观念的独特关注和兴趣。22届德语专业毕业生、服务于加纳大学孔子学院的陈飞宇分享了在孔院讲述中国故事、教授中国武术的经历。
最后,在互动环节中,范捷平还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范院长是怀揣着怎样的初心讲述中国故事的”、“大学生能有哪些参与途径来讲述中国故事”……
范捷平表示,故事不分大小,大学生是准备讲中国故事的人,要有意愿,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阎雷以快门捕捉镜头,范教授以视听记录故事。时代的蝴蝶驮着一粒灰从捕捉网飞到摄像机上,终将随车轮一同碾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