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教授为意大利语学生讲授文艺复兴的伟大史诗《疯狂的罗兰》专题讲座
作者:意大利语系    |  时间:2017年03月24日  |  访问次数:

324上午10:00,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教授王军主讲,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主办的文艺复兴的伟大史诗《疯狂的罗兰》专题讲座在我校望院D406顺利举行,到场的除了有意大利语专业的师生,还有其他专业感兴趣的同学。

2.JPG

《疯狂的罗兰》是一部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诗人阿里奥斯托创作的长篇传奇叙事诗。长诗的开端承接意大利诗人博亚尔多的长诗《热恋的罗兰》的结尾,以查理大帝及其骑士同回教徒的大战为背景,以骑士罗兰对安杰丽嘉的爱情为主要情节展开叙述。罗兰为追寻出奔的安杰丽嘉,走遍天涯海角,历经种种惊险的遭遇,后来得悉她已经同伊斯兰教徒勇士梅多罗结了婚,因痛苦和绝望而发疯。整部长诗情节曲折离奇,富有神话色彩。

王军教授首先为大家简单阐述了《疯狂的罗兰》这部作品的重要意义。如果说但丁的《神曲》全面总结了中世纪的文化,彼得拉克的抒情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内心的躁动不安,薄伽丘的《十日谈》宣告了崭新人生观的诞生,那么《疯狂的罗兰》则全面地代表了文艺复兴的精神,热情地歌颂了人类的创造力和对美好人生的追求。随后,这部作品的三条叙事主线在愉悦的氛围中,一点点地揭开了神秘面纱。作者使用了立体式的现代叙事手法将复杂的故事情节穿插在一起。

由于这部鸿篇巨作内容浩瀚,从最初的没有能力翻译,到工作后没有时间进行翻译,再到七八年前开始寻找方法正式翻译,谈到这一路的工作历程,王老师体会良多,并与我们一起分享了他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疯狂的罗兰》原作采用了诗歌的形式,因此翻译文体有诗歌、散文、记叙文等不同文体。与翻译小说不同的是,小说重在铺陈,诗歌则点到为止,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到底应该采取哪一类文学形式来进行翻译工作,才不会使作品显得干瘪、平淡?最后经过深思熟虑,并在听取他人的意见之后,王老师决定仍然采用诗歌的形式,尽量忠实地将原作给翻译出来,呈现在中文读者的面前。在翻译中,诗歌的韵律与选词是另一大难点。王老师从京剧唱词获得了灵感,每一行采取了三三四的音律形式,这与十一节诗的节奏相似,使得翻译的语言读上去朗朗上口,同时也能够尽可能的保留原文含义,从而给看不懂意大利文的中文读者带来接近于原文的美的感受。《疯狂的罗兰》这部伟大的作品当初在国内没有令人满意的译本,这也是王老师想抓紧时间完成翻译的一个契机。经过多年锲而不舍的翻译工作,才最终使得这部作品呈现出来。他教导我们,凡事都是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取得成功。

最后,王老师鼓励大家先在大学里努力打好语言基础,之后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如果有兴趣可以开展进一步的学术研究,他非常欢迎我们能够加入到文学翻译的大家庭中来。

在王老师分享完自己的翻译经历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提问,如如何能够尽量在大学里多培养自己不同方面爱好的兴趣,王老师从自身角度以及语言专业的角度一一给予了耐心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