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巴洛克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华中科技大学谭渊教授来我院作专题讲座
作者: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  时间:2017年12月10日  |  访问次数:

图片1.png

128日,下午13时,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德语系于望院D314举行博达讲坛系列讲座。本次讲座主讲人为华中科技大学谭渊教授。

讲座伊始,谭教授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并对德国文学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将各方汲取、博采众长,这一鲜明的德语文学形象勾勒了出来,并由此引出今天讲座的主题——早期德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为了让同学们更容易地理解文学的交融,谭教授先为大家介绍了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进入欧洲人眼中的。首先是丝绸之路的功劳,它让欧洲对中国有了一个“丝人”的狭义概念。而在罗马帝国后期,中国甚至还被塑造成了一个人间天堂的形象。就是在古罗马、古希腊文献的影响下,德国对遥远的东方民族“赛里斯”也产生了极高的崇拜之情。而在《马可波罗游记》的基础上,欧洲各国开始对东方进行探索,并尝试与中国建立起良好的经济、文化关系。在不断的交流下,中国文化被大量地传入了欧洲。瓷器、茶等生活产品,中国园林,以及中式礼仪被统称为中国风尚。而中国的农业水平、考试制度以及纪年等也都在欧洲引起了巨大的震动。由此可见,当时,中国文化在欧洲是极具影响力的。

在欧洲崇拜“赛里斯”这样的大背景下,谭教授带领我们回到文学本身,回到讲座的主题“骑士小说”和中国形象。谭教授以《一官》一书为样本,为同学们解读了中国形象是如何在德语文学中存在的。首先,谭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当时德国的社会背景。在三十年战争后,德国大受损伤,因此对被神化的中国心生向往,以中国为和平的模板,创作了一系列“骑士小说”。谭教授为大家展示了几幅文本中的插图,通过对图片的直观理解,他提出了一个“先在结构”的观点。谭教授解释说,虽然当时的“骑士小说”融入了中国形象,甚至故事就发生在中国,但像骑士决斗这样的场景却还是完全属于西方文化的。即,“先在结构”便是将新的、未知的文化套用到已知的、固有的文化基础上。

随后,谭教授又列举了文中描写四川女儿国一段,并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四川?在《一官》一书中,女儿国中的女性也都穿着骑装参加战斗,这看似是巧合的虚构。但谭教授马上否定了这个观点,并举出《明史列传》中秦良玉随夫出征的史政,证明确有此人。这说明,17 18 世纪,中国文化在欧洲产生巨大的冲击,而“中国女英雄”不仅是欧洲对东方的想象,更反映了17世纪欧洲骑士文学传统与“中国风尚”的融合。

在谭教授的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兴趣不减,抓住机会,将自己的疑问纷纷提出。就此,谭教授更详细地介绍了巴洛克文学和“骑士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更具体地解说了中国文化对欧洲历史形态的影响。而在戏剧方面,更是和同学们就布莱希特戏剧的特点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至此,本期博达讲坛顺利结束。相信同学们对欧洲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欧洲的“骑士文化”有了新的了解。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发掘出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并加以研究,得到自己的文化体会。

图片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