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上午,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杜塞尔多夫大学原校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名誉教授腊碧士(Alfons Labisch)做客我院,带来题为“他者的意义——中国和欧洲汉学对他者的不同理解方式”专题讲座。院长范捷平教授主持活动,班子成员、各专业教师、德语专业2021级全体师生参加讲座。
腊碧士教授首先以中国道家文化中的经典语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引入。主讲人在例句的基础上提出,人类存在的一个基本问题在于,要把某些东西从包罗万象的虚无领域引入语言文字的世界时,人类不仅赋予事物名称,还总是同时创造出与之相对的事物——“他者”。“他者”不仅是感知的对象,而且是澄清“自身”的有效手段。
“他者”概念广泛存在于欧洲思想家的理论之中,是心理学、伦理学、批判哲学、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东方学等各类学科的研究对象,也常常见诸东亚学或汉学学者的论述。腊碧士教授以法国学者朱利安(Francois Jullièn)、瑞士学者毕来德(Jean Francois Billeter)、德国学者何乏笔(Fabian Heubel)三位欧洲著名汉学家为例,具体探究欧洲汉学界将中国视为“他者”的不同理解方式及结果。
法国学者朱利安(Francois Jullièn)关注中国思想与欧洲哲学之间的跨文化关联。旨在通过探索欧洲哲学以外的思想,探究本土与异域之间的差别,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欧洲理性中隐藏的固有思维。通过发挥中国“异托邦”的作用,朱利安的著作为欧洲传统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欧洲中心主义的思维被去中心化和重新分类。
瑞士学者毕来德(Jean Francois Billeter)思考从何种视角看待欧洲和中国思想史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他提出,是否有可能形成一种人类主体的概念,这种概念不以继承任何一种文化传统的思想为特征。毕来德反对文化相对主义,因为根据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一个社会只能根据自己的思想来理解,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评判。
德国学者何乏笔(Fabian Heubel)提出,无论谁想研究当代中国哲学,都必须意识到一种跨文化的动态。不应从过去的角度而应从现在的角度进入中国哲学。哲学是历史动荡的产物,在这一历史动荡中,本已不尽相同的中国传统与西方影响发生了互动。何乏笔最终试图找到一条既非异域主义(朱利安)也非同一主义(毕来德)的道路。从根本上说,中国哲学是非同质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
在总结时,腊碧士教授对三位欧洲学者的理论和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主讲人认为,朱利安是一位引人入胜的思想家和作家,其强调东西方之间的巨大差异,相关学术成果可以作为了解东西方差异的精彩入门读物。毕来德的《庄子》译本可以让欧洲读者直接接触到中国思想精神,意义非常。而如果想尝试将中国思想和欧洲思想融为一体,就必须向何乏笔学习,将实际的哲学问题置于两种思想传统之中,从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始终从问题出发分析和“异化”自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