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漫谈卡夫卡与早期电影——“和山书院·青年说”第5期顺利举行

12月8日下午,“和山书院·青年说”第5期在融D-408如期举行。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慕尼黑大学文学博士卢盛舟受邀作题为“跟着卡夫卡‘看电影’:漫谈卡夫卡与早期电影”的讲座。讲座由西语学院院长范捷平教授主持,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专业教师和学生等参加活动。


8A9AF


本次讲座从卡夫卡与电影的结缘、电影在题材和形式上给卡夫卡带来的启发两个角度出发,探讨卡夫卡与早期电影的关系,并以此为个案基础管窥文学与电影的互动关系。

卢盛舟教授针对以下三个层面展开论述:一是青年卡夫卡与电影的“结缘”;二是“电影式”的写作;三是1913年后卡夫卡与电影“绝缘”。


58F2C


首先,主讲人通过展示青年卡夫卡的观影记录、日记、书信等内容,指出卡夫卡的写作历程与“过渡时期(1908-1913)的电影”密不可分。主讲人以卡夫卡的第一、二篇长篇小说为例,借助多次出现的“火车”意象及场景光线描写,点明卡夫卡的写作题材和技巧在当时德国、丹麦等国内外电影界的双重冲击之下不断成熟。随后,卢教授引出“文字与图像”“静观与动态”“艺术与电影”三组对照词,阐明卡夫卡主动以文学作家的身份介入电影,其整体写作风格受早期电影启发颇多。最后,主讲人引用卡夫卡的谈话录作结,称卡夫卡对大众电影文化并不排斥,但他始终坚持文学的独特地位,以此说明卡夫卡在1913年之后与电影的“绝缘”。


5A656


在总结阶段,学院院长范捷平教授提出四个层面的思考。首先,是对于“图像”的解读。早在电视和大众媒体开始普及的时代,德国文艺批评家君特·安德斯(Günther Anders)就曾对图像提出过质疑、批评;而在如今这个“图像转向”、“图像消费”的时代,许多受众会被图像所裹挟和操纵(Manipulation)。主讲人的分享内容值得我们反思。其次,文学和电影的关系是德意志现代主义兴起之后的根本性问题。在其个人看来,电影作为新媒介的出现,对文学起到了丰富而非取代的作用,电影是从新的视角开展叙事。从最早的默片到如今的影片,电影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持续不断发展,是一种发展的艺术。最后,图像叙事也是文学表达的一种方式。文字给读者带来想象的空间,但同时也带来陌生化的结果。而图像会带来视觉冲击,艺术家通过图像的“掩饰”,进而表达自己的看法;青年一代需培养独立思维模式下的辨别能力和审美能力。

最后,与会教师、学生拓展思维,就卡夫卡与西方绘画艺术领域代表人物的共性、其作品中典型意象所影射的现实情况等,和主讲人进一步探讨文学与电影艺术的关联性。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