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我院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法治思想,《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等内容。学院党委书记毕莹主持会议,副院长王忆停、党委副书记戴力、院长助理劳灵珊及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会议。
毕莹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为浙江在新征程上的奋进锚定了方向,对学院的发展同样有着极强的指引作用。全会立足浙江发展的新方位、新使命,系统部署了一系列推动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的战略举措。
毕莹在中心发言中谈到,从学科建设角度看,全会强调的开放发展与我们的专业紧密相连。外语学科作为对外交流的前沿阵地,要精准对接浙江外向型经济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全会提出的创新驱动促使我们反思。传统外语教学注重语言技能训练,当下则要向创新型、实践型、应用型转变。于党建思政工作层面,全会精神是凝聚师生力量的源泉。我们要将浙江奋斗故事、发展成就融入思政课堂,以“八八战略”实施以来身边可见可感的变化,讲述党的领导下浙江人民勇立潮头的拼搏,让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厚植家国情怀,明白掌握外语是为了更好地向世界讲好浙江故事、中国故事。
戴力在中心发言中谈到,党的二十届精神与省委第十五届五中全会的核心要义都是关于改革,改革最根本的还是要坚持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任何改革到最后一定要让人民受益。对于高校而言,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例,结合最近的工作,未来个人工作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从教学上要建立一个学业帮扶的机制,尤其是期末考试前的帮扶,让全体学生,尤其是学业警示的同学感受到关爱;二是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机制,把学生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作为专业课平时分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三是鼓励开发育人项目的创新机制,成立多语种国际传播创新人才培养中心项目,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升能力。
会上,其他成员围绕学习主题分别作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