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浙江外国语学院模拟联合国大会顺利召开
作者:欧亚学院新闻部    |  时间:2013年06月08日  |  访问次数:

        5月31日下午4点30分,第一届浙江外国语学院模拟联合国大会于浙江外国语学院小和山校区艺术楼A401和教学楼401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设置中英文两个会场,分别围绕“难民的安置与全力保障”、“Biodiversity and City Construction(生物多样性与城市建设)”为主题,设置两个委员会,按照联合国大会议程,由与会代表与外交官身份,模拟50个国家,围绕两大议题阐述观点、开展辩论、进行磋商谈判,提出解决方案,并撰写文件总结大会议论结果。
        协商、合作,争辩、妥协,两天的会议,“各国”代表们充分显现出了他们对国际政治的热情和作为一名“外交家”风范。中文会场上,代表们针对“难民的安置与权利保障”这个国际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其中“叙利亚代表”针对近期的叙利亚难民问题与黎巴嫩、巴基斯坦等国强烈抨击了美国对叙利亚反动势力提供武装支持这一行为,受到了各位代表的瞩目;而“美国代表”的角色扮演则颇为形象生动,他们根据美国在国际问题上的一贯立场提出了强硬的对策来维护自身的核权益,激起了“各国”代表的热烈争论。英文会场方面,议题“生物多样性与城市建设”在当今城市建设加快的大背景下则显得更具现实意义。而各位代表的热情参与度也使会议早早地展开了利益博弈。会议中,以“埃及代表”为首的非洲国家与欧美发达国家代表展开激烈的讨论,围绕这一议题针对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合作进行积极地协商。“各国”都试图在大会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会议结束后,由浙江外国语学院模拟联合国协会会长刘嘉男总结本次会议,并播放闭幕式视频。最终,中文场中,楼淼苗 (浙外)获得最佳角色扮演奖,胡鹏程(科院)、郁敏超(浙外)获得最佳动议奖,黄强强(科院)、俞智琳(浙外)获得杰出代表奖,张易(浙外)获得最佳代表奖。英文场中,俞晓珏、张艺晨、陈华筝和周璐帆 (浙外)获得最佳动议奖,李冰尔和沈佳芸(浙外)获得最佳立场文件奖,诸依琦和裘彦杰(科院)获得最佳角色扮演奖,叶笑文、杨璇、马夏冰和朱宣颖 (科院)获得杰出代表奖,林小彬和刘鋆(浙外)获得最佳代表奖。最佳贡献奖颁发给欧亚学院学生党支部和英文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
        “模拟联合国”是世界各国官方和民间团体为青年人组织的活动,目的在于帮助青年人熟悉联合国的运作方式,了解和探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激发青年人对联合国工作的兴趣和对国际事务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