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诗歌,面向远方——诗歌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
作者: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  时间:2017年12月03日  |  访问次数:

图片1.jpg

11月24日下午2:20,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俄语系于望院D310开展了以“诗歌翻译:可译与不可译”为主题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郑体武主讲,西语学院俄语系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首先,郑体武老师引用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话:“诗就是在翻译中丢失的东西”,指出了一部分人认为诗歌是不可翻译的,将诗歌翻译后就没有诗意了,但郑老师认为绝大部分诗歌是可译的,只有少数有极强的文化内涵的词语不好译。因此,译者应该多研究中文与外文间的互译,而不是相近的外文之间的互译,相近的外文间的互译不具有典型性。同学们应该怀着崇敬与感激的心情了解余振、飞白等译者,他们翻译完成的作品值得同学们一边又一遍地品味,研读。读俄语原文与看译作相互之间不可替代,译作与原文虽有很多重叠之处,但两者不完全等同。自中国自觉地开展外文翻译以来,很多译作与中文完全的融合在了一起,例如《敕勒歌》,通过翻译,通过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它变得脍炙人口,没有了鲜卑语的痕迹,仿佛完全来自于中国古代诗人的原创。由于诗歌的翻译还存在很多问题,赵老师认为讨论诗歌的可译与不可译本身没什么太大的意义,讨论如何翻译,如何将诗歌翻译得更好才更有意义,翻译的道路上还需译者们共同努力与探索。

接着,郑老师解释了一些译者对翻译事业认识没什么积极性的原因,多数读者会忽略译者,一昧地赞叹原著的作者,因此经常会出现无翻译经验的人讨论翻译,但他们往往不能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得真正的人才被埋没。郑老师谈到了他翻译诗歌的原因,他说,写诗是诗人的天性,而翻译诗歌是他的天性,天性由热爱而生。他的翻译诗歌的冲动,不为别人,不为功利,只为一份热爱。翻译了诗歌之后就能与人分享,就能获得一种快乐,翻译本身与写诗的动机一样,是在特定的情况下的一种冲动。

随后,郑老师提到了翻译的3大流派,分别是格律派、半格律派、自由体,他具体讲述了三种派别的特征,并用自身经历表明自己的观点:不刻意追求一韵到底,但若有一韵到底的机会,绝不错过这样的机会。他给译者提出了建议:翻译是服务于当代的,翻译出来的文字应该有当代气息。郑老师还指出了当代中国诗歌与俄罗斯诗歌的现状是不再注重押韵,丢弃节奏,他对这种追求持几分怀疑的态度,他认为诗歌还是要追求格律的。

最后是提问环节,有一位同学指出,中国古典诗歌是不可译的,郑老师就这个问题作出了解答:“的确如此,将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成白话文尚且不能脍炙人口,更何况是其他国家的语言呢。翻译很难评判对与错,翻译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一种基于原作的创造。”

至此,本次讲座圆满落幕。相信同学们通过本次讲座,对翻译诗歌的原则、意义有了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希望同学们扎实基础,为翻译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