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翻译与跨文化研究——校博达论坛第901讲暨“和山书院·导师谈”第20讲顺利举行


527日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李雪涛做客我,带来题为“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专题讲座。院长范捷平教授主持活动,北京外国语大学原校长彭龙教授、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专业教师、德语专业2021级全体师生参加讲座

李雪涛教授从冯至的一首德文诗《威尼斯》(《十四行诗》中的第五首)引入,提出20世纪一个重大的哲学主题——交往(Kommunikation)。雅斯贝尔斯提出,“交往作为人的普遍性前提”。布伯指出,“人性就是被召唤成为人”,强调建立主体间性的关系。加达默尔。邓恩提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顾彬评价冯至:“冯至成功地做到了词汇的简单和思想的成熟、中国遗产和西方传统的令人惊叹的统一。”其价值在于,关注20世纪30年代全人类社会的普遍性问题,关注现代性对人类的冲击。

主讲人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回溯“文化”相关概念的发展。前现代语境下,德国民族学家弗洛本纽斯(Leo Frobenius)提出“文化圈”的概念,强调文化的共性和相似性,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认同。由此而发展出的“文明的冲突”等理论(亨廷顿),都是基于单一、同质的文化圈思维模式,认为文明冲突将是未来冲突的主导模式。

与此相反,当代学者威尔士(Wolfgang Welsch)提出跨文化性,认为现代社会是异质、混合的。文化是外部和自我相互交错和融合而形成的动态实体,并由于历史或文化间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威尔士认为,今天的个体本身就是跨文化的,跨文化身份意味着交流性和可连接性。古巴学者奥尔蒂斯(Fernando Ortiz)提出“文化互化”的感念,用来描述文化的融合和教会现象。

李雪涛教授认为,汉学史不是汉学在域外的自然延伸,而是一种“变异”。主讲人以歌德的“世界文学”、《春秋》中的“橘枳之变”为例,深入阐释知识与文化在“发送-接受”这一过程中发生的迁移。主讲人由此得出结论:一方面,翻译是异质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翻译也创造了新的文化。

范捷平在总结时认为,本次讲座兼具广度和深度,为与会师生带来诸多思考和启发。讲座在广上覆盖了文化学、哲学新儒学等不同领域,在深度契合习近平文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