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路上】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西语学院“青年学子学习青年习近平”心得体会摘录
作者: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  时间:2017年04月21日  |  访问次数:

       讲实话,对于学习习主席的知青岁月,刚开始我是有点迷茫的。或许是因为出生在90年代,并不能很好地体会当初那个年代的酸甜苦辣,只是从以前的教科书看过只言片语的描述或者是电视剧情节里面有些遥远的场景。哦,还有听爷爷奶奶讲生产队的事情,起早贪黑,去队里干活。但这些信息所勾勒出来的画面太少了,只有黄土、戈壁滩、窑洞、羊群、高粱地,几个戴着眼镜的小青年或者是扎着辫子透着文艺气息的女孩,而他们到底是怎么生活在那段岁月的,全然没有概念,就好像突然断片了,空白了,这也许就是90后的我们所需要学习和探究的地方。

  年龄与时代的鸿沟必然会带来许多思想上的不足,其实刚开始的迷茫不解,到后来看了有关于习近平知青岁月的对相关人员的一些采访实录的文字中才开始慢慢清晰,慢慢地想要去靠近那个年代。不,可以说是原本对于未知的年代就是想要了解的,但是不会主动去,只会被动地接受,而当主动去了解时,满脑子又开始有了各种问题?所以,什么是“知青”,为什么会有“知青”,“知青”平时上山下乡的时候在干什么,“知青”的命运到底何去何从?

  在孔丹话语里的“难忘的青春岁月”就是那个时代的知青所经历的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而当年的习近平才十五六岁。十五六岁的年级,我们在干什么?我大概经历中考,刚上高中吧,那时的我满心念着的就是读书,生活的重心亦如是,这个年代的我们当时尚且如此,而在60年代无法进行高考,无法获得学习机会的环境下,这些“老三届”知青们必然也是非常想要读书的。

  其实我十分佩服这些咬牙坚持的知青们,其实他们好多人并不懂农活,几乎是从“手无缚鸡之力”蜕变到了能挑担子能下田的人,面朝黄土低头去尝农民的滋味,去体会实实在在的在土地上活的日子,在这样艰辛的同时,还能够手捧起诗书,不忘记远方不荒废时光,真的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姿态。

  虽然有着城市居民的户口,但我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虽然没有亲自拿着锄头挑着扁担,但从小我就在田埂边看着爷爷奶奶在田地里忙活的苦,春耕下种秋收冬藏,一年四季循环如是。这些经历也让我比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更懂得什么叫做“苦”的滋味,所以很多时候我都会提醒自己,自己的故乡在哪,“根”在哪,从土地里扎根长大的人,不能忘本。

  虽然我们不能去提醒苦难,已不能说经历苦难一定会得到什么,或许会被压垮呢?但不得不承认有一句话的正确性:那些不能打倒你的经历必然会使你更强大。苦难是苦涩难熬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灵,但是凡是从苦难中淬炼过还能坚强站立并前行的人,是值得敬佩和学习的。

  我们的确不能忘记那段岁月,即使我们并未涉足,但是那段岁月所映射出的那些人那些事,是我们所需要铭记的,不经历过不代表不需要知道,不经历过才要从中汲取更多。有很多人说,“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但我觉得脚踏实地之后,才有资格仰望星空,当然我们要时刻怀揣着梦想,我们每个人小小的梦都可以支撑起一片天空,而这一方方天空足以连接成一片广阔的理想,这些点点滴滴必然可以推动一整个中国的发展。但同时我们必须落实我们的梦想,我们得真正的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慢,但从不后退。

  我曾经这样说,我也许正如我的名字的寓意一样,只是一颗星子,在达到“璀璨”“闪耀”这些美好的画面之前,我必须拼命努力地穿过一万光年的距离,让光芒到达地球,这样才能成为夜空星河里的一点。我不是日月,也不去争辉,但我愿以我微弱的一点星火,去燃起燎原之势。

在浩瀚星河中,我们每个人都如此渺小,在茫茫人海中,我们每个人都如此平凡;但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是无法复制的,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份子,积少成多,水滴石穿,这些道理每个人都懂,但我们缺少把这些道理变成真的实践,年少的我们需要多历练才能给自己注入更多更多的动力,才能走得远飞得高才能回到最初的地方面对自己的内心。中国需要像当年作为知青一员的习近平一样历经苦难,却依旧不忘本心坚定向前的人;而此时年轻的我们必然也要如此“脚踏实地”,再去“仰望星空”。如能脚踏实地,远方再远也不必害怕;若是心中有梦,前路再艰险必然也不孤单!

——尹晶晶

    习近平的知青岁月是一卷好干部的成长史,更是一部始终为民的奋斗史。岁月无痕,老百姓的记忆里却深深镌刻着永不变更的初心;人心有情,青年干部的成长当以此为镜,投影出为民服务的绚丽色彩。

  别人评价他: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他自己说: 1969年,我从北京到陕北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第一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习近平总结了他自己的格言“老实做人,扎实做事,不事张扬,只求实际,勿忘人民,甘做奉献,鞠躬尽瘁,奋发有为”。上山下乡的经历使他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学懂了团结群众。

  我们应该反思,平常执行调查时,应该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基于群众基础,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唯有走近群众,才能更好地为决策建言,为民生献策;其次我们应该注重实践,忽视实践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将理念实践与现实,才能评断其是否合理及有效,我们目前最缺乏的就是踏踏实实的稳干精神,经常流于表面,眼高手低是我们常犯的错误,浮躁不可取,踏实稳重才是真。

  我们要多读书,习近平同志下乡时刻不忘读书是自己获取知识,增长见识,开拓思维的好方法,读好书使人睿智,使人冷静,让人沉下心思能够真正让人投入到当中,脱离浮躁的尘世,若如一杯好茶,在朦胧的烟气中我们思考生活,品尝人生酸甜苦辣,吸取精华。

我们这个国家,正是因为有一批近平这样的人——未必都是领导干部,可能是工人、农民、教师、医生,无论是不平凡的人,还是平凡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热爱这个国家,愿意穷尽毕生为她而奋斗。所以,中国才会像今天这样,有这么快的发展和这么大的进步,而且有这么美好的未来。

——齐梦竹

想到我们现在生活条件那么好,根本不用像习近平年轻的时候那样做这些苦力,但是我们要学会感恩,要感谢老一辈的革命家们给我们创造的这么好的生活环境,要学会知足,要像习近平那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全力以赴。虽然我们不用像那个时候一样上山下乡,但是我们也可以尽自己的努力为这个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我们青年学生应该多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比如说致力于环境保护的,比如说关爱老人、儿童、残疾人的这些志愿者活动,我们都要积极参加。我之前参加了我们西语学院组织的给学校低收入员工子女补习的活动,放学之后教小孩子们做作业,在帮助他们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一种满足感。

习近平很自豪自己能够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里,家庭里有很严格的革命传统教育,总是讲孩子们不要放在温室里,要经受大风大浪。这是很有道理的,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难免会出现溺爱孩子的情况,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要有关爱他人,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如果以自我为中心,什么事情都想着自己、为自己打算,那则是和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

在七年的插队生涯中,习近平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这个是最根本的。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于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他。可以说这段插队的经历是永生难忘的,在他现在的一些治国方针中可以看出他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

看了村民们讲述习近平年轻时的一些事迹,我心中升起一股油然的敬意,特别是他走的时候,老百姓自发送别他的那一场景让我很是感动,他和人民是如此的亲近,就像一家人一样。原来习近平总书记也是这样一点一滴,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最后习近平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是习近平深刻地表达出习近平对人民的重视,对人民的热爱,对人民的认真负责。

我们青年学生要像习近平学习,他年轻的时候经历了这样一段和老百姓亲密接触的时光,我们现在没有上山下乡了,但是我们也可以尽自己的努力做好我们自己,为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在家里我们要孝顺父母,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学校,我们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当然是好好学习,努力地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在老师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要及时地伸出援手。多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在活动的进行当中,我们既帮助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在学生时代、青年时代树立的价值观是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的,我们要做好自己,服务他人,为将来走上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