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向阳社区的大门口时,我未曾料到,自己即将踏入一段充满温暖与力量的旅程。2025年伊始,我有幸成为了星火志愿服务队的一员。自此,那些原本只在想象中存在的公益场景,开始真切地融入我的生活,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重新认识世界的大门。
加入星火志愿服务队的那一天,在场人数不多,大概十几人,大家的穿着风格各异,气质也不尽相同。经过一番交流,我惊喜地发现,这个小小的团体宛如一个社会的缩影,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和多种职业。有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追寻社会价值;有经验丰富的职场人士,在忙碌工作之余,怀揣着对公益的热爱;还有退休的长辈,精神矍铄,希望在晚年继续发挥余热。尽管身份不同,但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同样的光芒—对志愿服务的热忱。
在春节慰问老人活动中,我们来到了黄沙湾的老两口家中。奶奶正在手洗衣物,家中因女婿意外昏迷而陷入困境,经济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负担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但老人们积极乐观的心态让我十分敬佩,爷爷的连声道谢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慰问传递的不仅仅是物资,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关爱。我们与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听他们讲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亲情,这种亲情跨越了血缘关系,是志愿者与老人之间建立起的深厚情感纽带。这次慰问活动虽然短暂,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参加心肺复苏志愿培训时,发现这是一次令人难忘且收获满满的经历。培训开始,老师神情专注、言辞恳切,详细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从敏锐判断患者意识,到迅速呼叫急救人员,再到规范有力的胸外按压,以及精准无误的人工呼吸,每一个步骤都环环相扣,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进行模拟练习时,组员们围在模拟假人旁,眼神专注、神情紧张。一人操作时,其他人全神贯注地盯着,一旦发现动作偏差,便立刻指出。有的组员按压位置稍有偏差,旁边的人马上提醒:“再往下一点,要对准两乳头连线中点。”有的组员按压节奏忽快忽慢,便有人耐心纠正:“保持稳定,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在你来我往的交流与纠正中,我不仅逐步掌握了这项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技能,更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大家齐心协力,只为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有能力伸出援手,挽救生命。
展望未来,我对志愿服务充满了无限的期待。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更加温暖、和谐。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志愿服务能够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无论是,还是都能看到志愿者们活跃的身影。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爱与责任点亮每一个角落,让志愿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