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我院举行校博达论坛第1024讲暨“和山书院·导师谈”第48讲:德国当代主流价值观对中德关系的影响。院长范捷平主讲,德语系师生参加。
范捷平介绍了“社会共识”概念,引出社会主流价值观内容。他阐述了其主导性、广泛认同性及规范约束性,并详细讲解了结构特征、形成机制与多元耦合的影响因素。他多角度深入分析了德国2025年大选前的民意调查,展现了德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及对华态度现状。范捷平指出,多年中德合作成果丰硕,也面临诸多挑战。历史因素导致的移民、难民问题及对人权的文化反省,使“和平”成为德国主流价值观之一;俄乌战争引发的能源紧缺则推动了“绿色”主流价值观的形成,这些价值观深刻影响着中德交流。
范捷平还剖析了中德关系“复杂而多变”的原因,系统阐述了德国主流价值观对其的重要影响。综合多位政治家的观点,他对中德关系走向作出预测与展望:双方在高科技和绿色能源领域的合作将深化,并将建立更强有力的对话机制应对全球挑战。
在场师生积极提问,范捷平逐一详细解答,引发大家对中德关系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