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 我院西应所所长陈岚参加“光启·拉美全球史”学术沙龙并发言
作者: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  时间:2025年05月24日  |  访问次数:

近日,我院西应所所长陈岚参加“光启·拉美全球史:‘糖、外资、独立自主、工业化、经济危机……’回首拉丁美洲社会经济现代化之路”学术沙龙。本次沙龙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旨在讨论拉丁美洲社会经济现代化,帮助人们理解当前拉丁美洲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路径。

陈岚围绕“拉美科技促进发展学派”进行发言。她表示,该学派虽在2007年由阿根廷科技创新部推动系统研究,但其历史可追溯至二战后拉美经委会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时期。在进口替代工业化引发债务危机的背景下,以豪尔赫·萨巴托为代表的学者提出技术自主理念,主张通过政府主导的产业-学术-研发“三角合作”打破技术依附。阿根廷核工业的崛起印证了其理论:从1957年自主建造核反应堆,到阿图查核电站实现50%国产化率,再到INVAP公司持续出口核电技术,均体现了学派“以需求驱动技术迭代”的核心思想。陈岚认为,在国际层面上,该学派推动的PRDCyT计划曾利用美洲国家组织框架,通过技术适应性改造提升拉美竞争力,却因美国干预而夭折。尽管70年代军事政变与80年代新自由主义浪潮导致学派式微,但其思想通过流亡学者马里等人延续,并在2007年后重新影响阿根廷科技政策。

陈岚指出,该学派“政府规划+技术需求创造”的模式对当前中拉科技合作具有启示价值,尤其在拉美国家期待技术转移的背景下,这段历史值得深入探讨。

https://mp.weixin.qq.com/s/oi7a5BbnlhaZ2DR3LtGHG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