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开展赴北大区域国别学创新实验班汇报会暨优秀学员评选会。14名学生现场汇报。我院党委书记毕莹,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戴力,俄语系、德语系、法语系、西文所、西应所相关负责人出席。院长助理劳灵珊主持。


“我认识到区域国别学是一门涉及文学、法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也了解到外语学生在进行区域国别研究时存在着学科专业知识的匮乏”“我印象最深的是于施洋老师的《西方以西的拉丁美洲》一课,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带我们直观学习了拉美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学科概况”,14名学生先后汇报了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感所想。

毕莹表示,同学们在北大外语学院沉浸式学习5天,共聆听11场主题讲座、参加2场学习分享会、开展1次结对交流会,认真学习了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领域的前沿理论与学术动态,虚心向北大教授求教,与北大同学对话,展现了浙外学子“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与“求知若渴的探索精神”。毕莹期望同学们,一要深耕专业知识。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学精多门外语,熟悉掌握对象国政治、历史、文化、法律、民俗等内容,成为“区域通”“国别通”复合型人才。二要保持探索精神。学会突破传统思维,以辩证的、创新的、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与多元文化形态,运用跨学科的范式解决现实复杂问题。三要扩大国际视野。在涵养家国情怀的基础上,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积极关注全球动态,参与“汉语桥”“暑期学校”等国际青年交流、人文交流项目,与世界青年对话,推动中外文明互鉴。毕莹表示,同学们在北大外语学院沉浸式学习5天,共聆听11场主题讲座、参加2场学习分享会、开展1次结对交流会,认真学习了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领域的前沿理论与学术动态,虚心向北大教授求教,与北大同学对话,展现了浙外学子“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与“求知若渴的探索精神”。毕莹期望同学们,一要深耕专业知识。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学精多门外语,熟悉掌握对象国政治、历史、文化、法律、民俗等内容,成为“区域通”“国别通”复合型人才。二要保持探索精神。学会突破传统思维,以辩证的、创新的、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与多元文化形态,运用跨学科的范式解决现实复杂问题。三要扩大国际视野。在涵养家国情怀的基础上,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积极关注全球动态,参与“汉语桥”“暑期学校”等国际青年交流、人文交流项目,与世界青年对话,推动中外文明互鉴。

会上,毕莹、戴力为4名优秀学员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