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悠然朱湾里,风起涌动助振兴”:浙江外国语学院赴临安区朱湾村实践团队

8月9日,浙江外国语学院赴杭州临安朱湾村小分队来到杭州市临安区朱湾村,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朱湾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其文旅产业发展情况,对当地竹产业发展状况形成初步认知。实践团队预期通过创新活动策划和宣传推广,为朱湾村策划一场符合当地发展需求的以“竹文化”为核心的创新型节事活动:“竹潮风声起”2024年首届朱湾村竹文化节,提高朱湾村知名度,推动当地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2C4AD

朱湾村概况


朱湾村位于临安中部淤潜镇北部,距离杭州90公里,距离天目山景区11公里,毗邻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空气清新,夏季清凉,森林覆盖率97.6%。村子里龙岭盘山公路每天晚上会有游客前来漫步健身,龙岭山脚适合休闲养生,大王坞草木茂盛,自然环境优美,平天岭水库适合垂钓和农家乐。

朱湾村系於潜镇千洪片四个行政村主产竹笋、制作野山笋干的产地之一。全村有竹笋面积14500亩,其中雷竹笋面积1500亩,野山笋面积13000亩,其中野山笋年产值375万元。


实地调研谋发展,助力振兴献智慧

实践期间,实践团队走访了项家竹艺体验坊、林家小酿等相关竹产品生产者以及3家经营定位不同的民宿,先后采访了生产负责人和民宿负责人等,并与朱湾村文旅运营团队开展座谈,详细了解当地农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发展需求和发展规划。


第一站:朱湾村文旅运营团队

实践团队在抵达朱湾村后,首先与当地文旅运营团队开展座谈。在讨论中,成员们对朱湾村文旅发展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得知朱湾村希望依靠农文旅融合发展以促进乡村振兴的诉求。


11DBB

实践团队与朱湾村文旅运营团队交流沟通


第二站:项家竹艺体验坊

竹编作为朱湾村的特色竹文化产品,是朱湾村竹产业的重要代表之一。因此实践团队来到了项家竹艺体验坊,并与工坊的项爷爷进行了深入交流。在项爷爷的指导下,团队成员记录了竹编工艺品制作方法,体验了竹编工艺品制作流程,感受到了竹编技艺的高超、竹编文化的博大精深。


153B1

团队成员体验竹编工艺


第三站:林家小酿

循着酒香,团队成员来到了朱湾村特色酿酒工坊——林家小酿。酿酒作为当地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朱湾村酿酒基地环境优美,四周竹林环绕,水质优良,是酿造高品质白酒的重要保证。林师傅向团队成员讲述了酿酒的历史和技术,并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酿酒的全过程。


1CA8D

实践团队参观当地酿酒基地周边


第四站:村中民宿

调研的最后一站,实践团队走访了当地民宿。在对民宿老板进行简单的采访后,了解到村中民宿以农房改善为基础、以精品民宿为载体,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发展。要推动产业持续性发展则需要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和资金扶持,同时提升周围配套设施。经营民宿的负责人指出,朱湾村民宿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为扩展旅游市场,村委将对村中对回乡创业群体提供具体政策上的帮助。


2049B

实践团队采访当地民宿负责人


传统文化促发展,文创IP兴乡村

竹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文化多元化和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团队立足于朱湾村特有的竹文化,为“竹潮风声起”2024年首届朱湾村竹文化节原创设计了动漫IP“湾小竹”以及文化节logo。


1B9E6


FD72


IP“湾小竹”取名源于“朱湾村”,整体外观形象色调协调活泼可爱,具有亲和力。

竹文化节Logo的主体图形由竹叶、山脉、水湾、房屋等创意元素构成,主体字母“C”由竹元素衍生设计而来,代表英文单词change(改变,变革),蓝绿渐变,象征着来回山水竹林之间,彰显当地发展的特色,体现了“助力乡村振兴、弘扬传统文化、建设未来乡村”的发展目标。


小结

通过本次实地调研,实践团队了解到朱湾村的现有资源及现存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美丽乡村风景线。”本团队将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着力策划“竹潮风声起”2024年首届朱湾村竹文化节,依托乡村经济新发展模式,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弘扬中华传统竹文化、推进未来乡村数字化建设三个维度,将新潮文化与传统竹文化进行碰撞融合,打造“朱湾里”基地,促进朱湾村竹产业、竹文化和旅游业三产融合可持续化发展。


2698E

实践团队合照


团队介绍

团队名称:“竹韵悠然朱湾里,风起涌动助振兴”浙江外国语学院赴临安区朱湾村实践团队

所在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指导老师:文化和旅游学院 张健康 王敏娴

团队成员:

吕若婕(22法语1班)

张晨蕾(21小教4班)

俞晓涵(21会展1班)

李沛莹(21会展1班)

张子旋(21会展1班)

徐翊嘉(22会展1班)

尤佳琪(22汉教1班)